当前位置:首页
>合作交流处>校友文化
威海校友孙中仁美文赏析--《时光的记忆》
发布日期: 2020- 07-13 17:55 浏览次数:

   我是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八五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,一晃眼,34 年过去了。回首电大时光,心情极难平静,主要感受是幸运、艰辛和硕果。

幸 运

我的童年基本是在“文化大革命”中度过,几乎没有受过正规的文化教育,如果说要上大学,更是天方夜谭。等到参加工作以后,忽然发现自己竟不会拿笔,战战兢兢的手,几乎写不了字。勉强写了几个,歪歪扭扭让人看着难受,强烈的学习愿望油然而生,我下决心,要把失去的时光给补回来。恰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,改革开放的春风像一股暖流,吹遍大江南北,广大青年学习文化知识的热情被彻底激发了出来,我毫不犹豫地投身于这场学习的滚滚洪流中。经过一段业余时间的艰苦努力,在职工夜校先后补习了初中和高中课程,文化水平得到很大提升。此时,社会上各类开放式大学也逐渐兴起,为广大爱好学习的有志青年提供了进高校、上大学的珍贵机遇。机不可失,时不再来。经过反复斟酌,我选择了山东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业余班,积极复习,准备报考。

我们厂是县团级国有大型企业,前身是央企,后来下放到省、市。厂领导十分支持青年职工学习文化知识,全厂报考电视大学的青年职工达 30多人。经过考试,全厂只有 2 人被录取,我名列榜首。我双手捧着《录取通知书》,久久不愿放开,兴奋的泪水缓缓而下。

 

山东广播电视大学舜耕校区

我是幸运的,是党给了我这次上大学的机会,没有改革开放,就不可能有今天。我一定珍惜时光,不辱使命,加倍学习,为建设“四个现代化”而贡献力量。

艰 辛

当时,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:“普通高校进去难,出来容易。开放式大学进去容易,出来难。”这话还真不假,我深有体会。我曾经开玩笑说过,“我等都是从少林寺里打出来的,凭的是真本事!”到现在回想起来,我对电大考试的形式还心有余悸,可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。期末考试时,全国电大统一为一个时间。每个考场讲台上安放着一台盒式录放机,提前调到规定的频率。到时,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员播放考题,每题重复播出两遍,共 30 分钟。每个学生发给一张大白纸,按照播出的考题,如填空题、名词解释、简答题、问答题等一一记录下来。然后,学生开始答题。同学们谁也不敢出声,就连喘气也憋了起来,生怕听不清楚,耽误了记录的短暂时机。如若耽误,那监考老师也没有办法帮你,将酿成千古之恨。当时现场的气氛十分独特,说是严肃、紧张,那根本不够分量。我的感觉是“在恐惧中求生存”。我们就是在这种氛围中打拼出来的,真才实学,了不得。

 

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千佛山校区

监考老师的“严”,更是名副其实。谁想作弊,门都没有。每到期末考试时,各地电大教师大换班。如:烟台的老师到荣成监考,荣成的老师到莱阳监考,招远的老师到威海监考,人生地不熟,谁也不认识谁。每个学期一轮换,让人摸不着规律。如果考试不及格,只给一次补考机会,但是10多个县市的考生要统一集中到烟台市电大补考(威海当时还没有升为地级市)。如果发现作弊,直接判 0 分,不许补考,还要全省通报。

我的学习是很下功夫的。每门课程需要牢牢背下的复习题在 100 个左右。每个学期平均六七门课程,需要熟练背下的复习题达 1000 个。如果没有攻城、打败日本鬼子的决心,是绝对过不了关的。当熟练掌握了全部科目内容后,等到考试时,身上只带一支钢笔进考场,任凭你怎么考,咱都不怕。但是,班里总的情况不佳。在十分严格的学习环境下,有的同学望而却步,有的功亏一篑,不少人在途中选择退出。我们班起初有 40 多个学生,到了毕业时只剩 20 几人,最后顺利毕业的也就十几个人。我是一次性全部及格,从未补考,按期毕业,这在我们班,屈指可数。有谁知,我在学习时,特别是进入复习阶段,是下足了功夫,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的。常常挑灯夜战,一熬,就是一个通宵,天亮后,赶紧收拾收拾,还要照常上班,完成繁重的生产任务。 

硕 果

辛勤的汗水必然结出累累硕果。毕业后,我第一个惊喜就是开始享受7元钱的书报费待遇。一天,班长对我说:“厂劳资科把你的考勤弄错了,上面有你的书报费。一个工人哪有什么书报费?笑话!”我们电工班配电室有电话,班长拿起电话,质问劳资科。劳资科科长回复说:“没有错!人家孙中仁是大学毕业生,我们刚收到电视大学寄来的学生档案,按照国家政策规定,享受干部待遇,发放书报费。”一时间,在厂里传为佳话。


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原校址

古人云:学以致用。学到的知识,就要用上去,不能唯文凭而学习,拿到文凭就荒废了学业。我虽然干电工,但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,完全可以在业余时间发挥我的写作特长。人家德国、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优秀青年,都要攻读 2 至 3 个专业,以备在残酷的人才市场竞争中,掌握主动。如果这门技能在市场落伍或者不景气,就启用另一种技能参与竞争,从而立于不败之地。外国青年能做到的,我们中国青年为什么做不到呢?我干电工,在全厂同行中技术是一流的。有一次,新建的出口鞋车间和冷粘鞋车间在电气安装过程中,由于线路复杂,参加会战的电工班师傅怎么整也弄不明白。电气工程师、技术员还有“三线”调来的八级工老师傅都到现场察看,六七天也没能解决问题。大家都知道,经济要发展,电力要先行。电气整不好,就要拖累其他工序而影响整个安装会战的进行。我当时在配电室值班,一位老师傅过来叫我过去给他们看看。我过去一看,工程师、技术员和老师傅,还有车间主任等十多个人围坐在长桌前,看着黑板上画的线路图在争辩。我到了以后,先客套了几句,然后利用反向思维指出线路的错误之处。大家瞪着眼,虽然无语,看得出来他们心里不服。老班长开口说 :“既然你说你有理,那么你就去现场整理好给大伙看看。”这是在将我的军,我必须迎战,爽快地答应了。十几个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到达现场,会战指挥部和厂里的众多领导也闻讯赶来,要看个究竟。有人给我搬来梯子,我把两栋楼的相关开关柜、配电箱、接线盒的混乱电线全部拆开,重新接上,三下五除二,一阵忙活,我踌躇满志地开口说 :“好了,可以送电。”大家都有些胆怯,因为电线接错了是要发生短路的,一声巨响不说,还要喷出一个大火球。如果附近有人,非死即伤。我给他们壮胆说 :“你们尽管送,出了事,我负责!”电工班长战战兢兢地拿起一根长木棒远远地把开关顶上,一切安然无恙,大家都松了一口气,又试验了每台设备,均运行正常,大获成功。从此,我在全厂小有名声,经常接到重要安装和检修任务。像有些进口来的重要设备和先进生产流水线的电气安装,厂部都要调我带队前去负责安装、调试。

电气方面有了一流的技术,那么文字方面也应有强势表现。我利用业余时间,开始向一些报刊投送一些通讯稿件,很快就刊登了出来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我对写作的兴趣越来越浓,后来竟一发不可收拾,稿件逐步由市级刊物刊载发展到省级和国家级刊物刊载。

不久,我被调到厂长办公室,主要负责文字工作。1993 年,我在《人民日报》第一版发表通讯报道——质量标兵李秀兰,引起轰动。众所周知,当时的《人民日报》只有四版,容量很小,稿件几乎 100% 是新华社记者所提供,外人很难发表作品。此时,市委和市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多次到厂里要人,调我去机关干文字工作。1997 年,中共威海市委为了加快我市工业的发展,成立了中共威海市委工业工作委员会,我被调去工作,一干就是 20 年。

电气方面有了一流的技术,那么文字方面也应有强势表现。我利用业余时间,开始向一些报刊投送一些通讯稿件,很快就刊登了出来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我对写作的兴趣越来越浓,后来竟一发不可收拾,稿件逐步由市级刊物刊载发展到省级和国家级刊物刊载。

从电大毕业至今,我先后在《人民日报》《国际经贸》《中国化工报》《威海日报》等国家和省市级报刊发表通讯报道和理论文章百余篇。参与地级威海市第一部史志性质专著《威海市情》和《中国共产党山东省威海市组织史资料》的编撰。担任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理论专著《企业政工研究》副主编。所著短篇小说《顽童的窍门》先后在大陆和台湾发行;中国第一部描写女宰相的长篇历史小说《上官昭容》获威海市首届文学艺术奖;在 2011 年纪念辛亥革命 100 周年之际,出版长篇小说《文登学》,深受欢迎,并再版发行;在 2015 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周年之际,出版长篇小说《营南惨案》。现为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,教授级高级政工师。

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 98 周年,创作了电视连续剧剧本《仙山枪声》,该剧主要反映胶东人民坚定跟党闹革命,从早期艰难活动到新中国成立,浴血奋战,前赴后继的光辉历程,展现胶东人民为中国革命事业伟大胜利作出的丰功伟绩。目前,该剧本已经得到威海市委宣传部的充分肯定,被列为支持项目。我正与国内有关影视传媒单位紧张联系,寻找合作伙伴,争取 2021 年在央视和各地卫视同步上映,向第一个“一百年”献礼。 

回首奋斗历程中取得的成绩,首先要感谢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好,给了我进高校上大学的深造机会。再次要感谢的是山东广播电视大学的精心培养,特别是威海电大的江先堂老师,还有教务处的万主任、王老师(女)和刘延栋等老师的无私奉献,都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。

   (编辑:查政)